中國中醫對人體治療的概述
醫學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
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兩千多年前中醫瑰寶《黃帝內經》中的記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古代中醫早就把人體健康中最關鍵的階段-‘未病預防’放在首位,現在醫學逐步意識到健康【未病預防】的重要性。
“缺血預適應”在古中醫的記載
1、中國古中醫書中早有記載,叫《循經感傳療法》,是指壓經絡沿線出現的各種感覺傳導現象,誘發機體產生治病的作用。
2、南懷瑾在靜坐中的《盤足屈膝與健康》中,特別說明了,坐后放開足腿,麻酸過后,產生一種從未經驗過的快感。現在的中醫師稱為“小趕血”和“大趕血”。
※“小趕血”、“大趕血”:
從手指頂端向手腕部擠壓驅趕血流向上,然后握緊腕上部數分鐘,造成血供斷流,再猛然松手放開,血液迅速回流,局部產生一種奇特的暖流數秒鐘。壓迫下肢膝關節后面腘窩部和大腿根部內側( 股動脈處) 也有同樣的效果。
其實這也是最開始的雛形缺血預適應的概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中醫(漢醫)幾千年研究經驗累積中,對采用外部物理方式,刺激肌體誘導人體細胞組織產生應激反應物質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歷代中醫名家在未病預防及物理手法康復治療有眾多的方式方法,基于當時的檢測技術水平,無法用直觀的數值表達治療機理。
現代醫學對缺血預適應概念的實踐
2010年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Lancet》上發表了來自丹麥學者Hans Erik B?tker等的研究結果。最終結果發現,急救車上接受遠隔缺血適應治療的患者手術能夠挽救75%的心肌組織,而未接受遠隔缺血適應治療的患者手術僅挽救了55%的心肌組織。
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影像學資料
1、缺血預適應治療前后對比:紅色血流最多達到80%,黃色、綠色血流依次降低。藥物+產品治療完后,它就使毛細血管新生,側支循環代償增多,它對腦組織的血供量就增多。
2、單藥物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前血流減少,治療后血流仍然是繼續減少,進一步降低,但是仍然在不斷的發展。
1、缺血預適應治療前后對比 :治療前的血流速度是188,探測深度72,治療后流速明顯下降,異常增高的流速降低。說明用了缺血預適應治療后不僅對小血管有代償再生側支開放的作用,對于狹窄的大血管的局部本身它的血流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單藥物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前血流速度是350,當藥物治療后血管狹窄改善不明顯,是329的流速。
臨床應用學術論文(國內)
缺血預適應的主要作用
1、保護心肌,防治心梗、腦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可用于支架手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患者術前、術后的輔助治療作用;
2、抗缺血,減輕缺血、缺氧反應,增強血管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及運動能力;
3、激活人體內源性物質一氧化氮、腺苷、緩激肽的產生;
4、促進血液和組織液循環,緩解肢體水腫和疼痛。
缺血預適應訓練適應人群
1、日常生活中有胸悶、氣短、疲勞、乏力的人群;
2、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3、精神壓力大、久坐辦公室、缺乏運動等人群;
4、吸煙、酗酒、生活不規律的人群;
5、有高血壓、心絞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
6、有腦血栓、腦梗塞、中風等疾病的人群;
7、處于腦卒中或心梗病后康復期的人群;
8、下肢水腫、疼痛、乏力、活動能力下降的人群。
堅持做缺血預適應訓練的好處
1、增加血管彈性;
2、使血管壁光滑;
3、血管微擴張;
4、建立側支循環;
5、促進血液和組織液循環;
6、防止血栓形成;
7、改善睡眠;
8、調整血壓;
9、預防心梗腦梗;
10、減少梗死面積、減輕后遺癥;
11、加速腦卒中或心梗病后康復期身體恢復;
12、緩解肢體水腫和疼痛;
13、一次預適應訓練相當于5000米血液循環運動量。
安康諾盾預適應訓練儀就是一款針對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集測量血壓、預防疾病、輔助康復訓練于一體的設備。
據臨床數據顯示,安康諾盾預適應訓練儀能夠有效縮小心肌梗死面積、舒張血管周圍平滑肌、促進血管擴張、改善動脈閉塞等問題,被廣西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等三甲醫院引進,廣泛用于各類心腦血管慢性病治療及術后康復治療。
憑借優越的產品性能,卓越的使用效果,安康諾盾預適應訓練儀成為了眾多心腦血管患者的福音,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用戶紛紛為其“代言”。